Ping命令原理

���Ľ�������л�����Ķ�

ping命令是用来确定本地主机与网络中其他主机的网络通信情况,或者查看是否是为有效IP。 ping的工作原理:网络另一主机发送ICMP报文,通过返回信息判断网络连接状况。没有通过传输层的TCP或者UDP。 ping的返回信息中有一个值为TTL(time to live)表示ping程序发送的ICMP数据包的生存周期,每经过一个网段,TTL减1,当其值被减到0时,改数据包将被丢弃,该数据包的源地址被告知的情况下,以重新发送数据包。

ping命令 背后涉及网络层的ARP->ICMP->IP协议。

ping的流程

  •  创建通信套接字
  •  将地址、端口信息于套接字绑定
  •  构建IP包头与ICMP包头
  •  发送构建数据包
  •  接收对方主机回应
  •  给出程序反馈信息

ICMP协议

即网际控制报文协议,可在网络中实现主机探测,路由维护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。 由于IP协议没有机制来获取网络错误信息以及对错误进行处理,所以需要一个协议—ICMP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,ICMP是IP层的一部分,用于传输差错报文及控制报文,遇到错误时能把错误报告给源发送方,ICMP报文是封装在IP数据报内部。

ICMP包头格式

ICMP报文分为两种,一是差错报告报文,二是查询报文。每个ICMP报头均包含类型(8B)、编码(8B)、校验(16B)三项内容。其余选项岁ICMP功能不同而不同。 ping命令只适用众多ICMP报文中的两种:“回送请求(ICMP_ECHO)”和“回送回答报文(ICMP_ECHOREPLY)”,往返的ICMP报文中都有时间戳。 ICMP是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。它是TCP/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,用于在IP主机、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。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、主机是否可达、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。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,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ping的两情况下ARP的过程

一种是同一网段内,一种是跨网段的ping。

1.同一网段内ping

首先,如果主机A,要去ping主机B,那么主机A,就要封装二层报文,他会先查自己的MAC地址表,如果没有B的MAC地址,就会向外发送一个ARP广播包,如图: 其中ARP报文格式如下: 其中OP : 1:表示ARP请求 2:表示ARP应答 3:表示RARP请求 4:表示RARP应答 首先,交换机会收到这个报文后,交换机有学习MAC地址的功能,所以他会检索自己有没有保存主机B的MAC地址,如果有,就返回给主机A,如果没有,就会向所有端口发送ARP广播,其它主机收到后,发现不是在找自己,就纷纷丢弃了该报文,不去理会。直到主机B收到了报文后,就立即响应,我的MAC地址是多少,同时学到主机A的MAC地址,并按同样的ARP报文格式返回给主机A。如图: ARP报文格式为: 这时候主机A学到了主机B的MAC地址,就把这个MAC地址封装到ICMP协议的二层报文中向主机B发送,报文格式如下: 当主机B收到了这个报文后,发现是主机A 的ICPM回显请求,就按同样的格式,返回一个值给主机A,这样就完成了同一网段内的ping过程。 在这里,讲了这么久的局域网内的PING,实际过程的发生不到1毫秒。

2.不同网段内ping

如果主机A要ping主机C,那么主机A发现主机C的IP和自己不是同一网段,他就去找网关转发,但是他也不知道网关的MAC地址情况下呢?他就会向之前那个步骤一样先发送一个ARP广播,学到网关的MAC地址,再发封装ICMP报文给网关路由器.。报文格式如下: 当路由器收到主机A发过来的ICMP报文,发现自己的目的地址是其本身MAC地址,根据目的的IP2.1.1.1,查路由表,发现2.1.1.1/24的路由表项,得到一个出口指针,去掉原来的MAC头部,加上自己的MAC地址向主机C转发。(如果网关也没有主机C的MAC地址,还是要向前面一个步骤一样,ARP广播一下即可相互学到。路由器2端口能学到主机D的MAC地址,主机D也能学到路由器2端口的MAC地址。)报文格式如下: 最后,在主机C已学到路由器2端口MAC地址,路由器2端口转发给路由器1端口,路由1端口学到主机A的MAC地址的情况下,他们就不需要再做ARP解析,就将ICMP的回显请求回复过来。报文格式大致如下:

ping过程总结

1.相同网段

  1. 主机A要去Ping主机B, 主机A会封装两层报文,主机A先检查自己MAC地址中是否有B的MAC地址,如果没有就向外发送一个ARP广播包。
  2. 交换机收到这个ARP后,会检查在交换机中是否包含B的MAC地址,如果有就直接返回给A;如果没有就向所有端口发送ARP,该网段的主机的MAC如果与B的MAC地址不同就丢弃,如果主机B收到了该ARP就马上返回相同格式的ARP。
  3. 这时主机A已经有了B的MAC地址,就把B的MAC地址封装到ICMP报中,向主机B发送一个回显请求。
  4. 主机B收到该报文后,知道是主机A的一个回显请求,就会返回一个相同格式的报文。这样就完成了同一个网段的Ping的过程。

2.ping某个域名的过程

  1. 首先本机发送域名请求数据到PC设置的DNS ip
  2. PC通过子网掩码判断DNS ip是本网段还是跨网段(这里只考虑跨网段)
  3. 由于是跨网段,PC发送DNS域名解析数据包到PC设置的网关ip上。(此时先要进行二层的mac转发,PC查看本机arp缓存表,如果表中有网关的mac地址,直接转发,如果没有,使用arp解析协议解析到网关的mac地址。之后封装成数据帧发送到三层网络层)此时PC发送三层数据到网关,源地址为PC内网地址,目的地址为DNS ip地址。而在二层源mac地址为PC mac地址,目的mac地址为网关mac地址。
  4. 路由内网网关收到数据包,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,查看路由表。根据路由表发送数据到下一跳上。(发送前,数据到达路由外网端口,会根据nat地址转换配置。形成一条内网ip+port与外网ip+port的一一对应关系。)
  5. 发送到下一跳和内网通信都是一样的,查看路由arp缓存表,如果有下一跳mac地址,就直接发送,没有的话需要arp协议解析一下。
  6. 对端路由收到数据包,再接着根据路由表判断下一跳。这样一跳一跳地,最后到达DNS服务器。服务器将查询结果返回。
  7. 返回的数据包在ISP的网络里最后寻址到你的路由器上,你的路由器收到数据包后,会查询路由nat连接表,寻找ip+port关系对应的内网ip。拆分数据包,封装成帧,最后PC收到域名对应的ip地址。

【到这里,域名解析过程完成,接下来ping对方ip,过程与上面几乎一样】

  1. 再发起一次PC到目的域名ip地址的一次ping请求信息
  2. PC通过子网掩码判断对方ip是本网段还是跨网段(这里只考虑跨网段)
  3. 由于是跨网段,PC发送数据包到网关ip上。
  4. 路由内网网关收到数据包,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,查看路由表。根据路由表发送数据到下一跳上。(发送前,数据到达路由外网端口,会根据nat地址转换配置。形成一条内网IP+port与外网ip+port的一一对应关系。)
  5. 发送到下一跳和内网通信都是一样的,查看路由arp缓存表,如果有下一跳mac地址,就直接发送,没有的话就是要arp协议解析一下。
  6. 服务器收到数据包后,会重新构建一个ICMP应答包,然后返回。
  7. 返回的数据包在ISP的网络里最后寻址到你的路由器上,你的路由器收到数据包后,会查询路由nat连接表,寻找ip+port关系对应的内网ip。拆分数据包,封装成帧,最后PC收到ICMP应答数据包。

    整个过程到此结束。在整个这个过程中,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是不变的(内网到路由器段不算在内)而mac地址是变的。

ping用法

D:\Users\***>ping /?

用法: ping [-t] [-a] [-n count] [-l size] [-f] [-i TTL] [-v TOS]
[-r count] [-s count] [[-j host-list] | [-k host-list]]
[-w timeout] [-R] [-S srcaddr] [-c compartment] [-p]
[-4] [-6] target_name

选项:
-t Ping 指定的主机,直到停止。
若要查看统计信息并继续操作,请键入 Ctrl+Break;
若要停止,请键入 Ctrl+C。
-a 将地址解析为主机名。
-n count 要发送的回显请求数。
-l size 发送缓冲区大小。
-f 在数据包中设置“不分段”标记(仅适用于 IPv4)。
-i TTL 生存时间。
-v TOS 服务类型(仅适用于 IPv4。该设置已被弃用,
对 IP 标头中的服务类型字段没有任何
影响)。
-r count 记录计数跃点的路由(仅适用于 IPv4)。
-s count 计数跃点的时间戳(仅适用于 IPv4)。
-j host-list 与主机列表一起使用的松散源路由(仅适用于 IPv4)。
-k host-list 与主机列表一起使用的严格源路由(仅适用于 IPv4)。
-w timeout 等待每次回复的超时时间(毫秒)。
-R 同样使用路由标头测试反向路由(仅适用于 IPv6)。
根据 RFC 5095,已弃用此路由标头。
如果使用此标头,某些系统可能丢弃
回显请求。
-S srcaddr 要使用的源地址。
-c compartment 路由隔离舱标识符。
-p Ping Hyper-V 网络虚拟化提供程序地址。
-4 强制使用 IPv4。
-6 强制使用 IPv6。

ping使用步骤

一般我们直接使用第e步,用来测试本机与外网是否连通。 a.使用ipconfig /all观察本地网络设置是否正确; b.Ping 127.0.0.1,127.0.0.1 回送地址Ping回送地址是为了检查本地的TCP/IP协议有没有设置好; c.Ping本机IP地址,这样是为了检查本机的IP地址是否设置有误; d.Ping本网网关或本网IP地址,这样的是为了检查硬件设备是否有问题,也可以检查本机与本地网络连接是否正常;(在非局域网中这一步骤可以忽略) e.Ping远程IP地址,这主要是检查本网或本机与外部的连接是否正常。

判断一条链路好坏

Ping这个命令除了可以检查网络的连通和检测故障以外,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用途,那就是可以利用它的一些返回数据,来估算你跟某台主机之间的速度是多少字节每秒。

我们先来看看它有那些返回数据。

D:\Users\zyb>ping www.baidu.com

正在 www.a.shifen.com [115.239.211.112]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:
来自 115.239.211.112 的回复: 字节=32 时间=4ms TTL=119
来自 115.239.211.112 的回复: 字节=32 时间=4ms TTL=119
来自 115.239.211.112 的回复: 字节=32 时间=4ms TTL=119
来自 115.239.211.112 的回复: 字节=32 时间=4ms TTL=119

115.239.211.112 的 Ping 统计信息:
    数据包: 已发送 = 4,已接收 = 4,丢失 = 0 (0% 丢失),
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(以毫秒为单位):
    最短 = 4ms,最长 = 4ms,平均 = 4ms

在例子中”bytes=32”表示ICMP报文中有32个字节的测试数据,”time=4ms”是往返时间。 Sent 发送多个秒包、Received 收到多个回应包、Lost 丢弃了多少个Minmum 最小值 、MAXimun 最大值、Average 平均值。所在图上来看,来回只用了4MS 时间,lost =0 即是丢包数为0,网络状态相当良好。 (更详细可以使用-n参数 “ping –n 100 IP地址” ping 100次。查看 Sent Received Lost Minmum MAXimun Average 这些值的变化。)

对Ping后返回信息的分析

1.Request timed out

这是大家经常碰到的提示信息,很多文章中说这是对方机器置了过滤ICMP数据包,从上面工作过程来看,这是不完全正确的,至少有下几种情况。

(1) 对方已关机,或者网络上根本没有这个地址:比如在上图中主机A中PING 192.168.0.7 ,或者主机B关机了,在主机A中PING 192.168.0.5 都会得到超时的信息。

(2)对方与自己不在同一网段内,通过路由也无法找到对方,但有时对方确实是存在的,当然不存在也是返回超时的信息。

(3)对方确实存在,但设置了ICMP数据包过滤(比如防火墙设置)。

怎样知道对方是存在,还是不存在呢,可以用带参数 -a 的Ping命令探测对方,如果能得到对方的NETBIOS名称,则说明对方是存在的,是有防火墙设置,如果得不到,多半是对方不存在或关机,或不在同一网段内。

(4)错误设置IP地址

正常情况下,一台主机应该有一个网卡,一个IP地址,或多个网卡,多个IP地址(这些地址一定要处于不同的IP子网)。但如果一台电脑的“拨号网络适配器”(相当于一块软网卡)的TCP/IP设置中,设置了一个与网卡IP地址处于同一子网的IP地址,这样,在IP层协议看来,这台主机就有两个不同的接口处于同一网段内。当从这台主机Ping其他的机器时,会存在这样的问题:

A.主机不知道将数据包发到哪个网络接口,因为有两个网络接口都连接在同一网段。

B.主机不知道用哪个地址作为数据包的源地址。因此,从这台主机去Ping其他机器,IP层协议会无法处理,超时后,Ping 就会给出一个“超时无应答”的错误信息提示。但从其他主机Ping这台主机时,请求包从特定的网卡来,ICMP只须简单地将目的、源地址互换,并更改一些标志即可,ICMP应答包能顺利发出,其他主机也就能成功Ping通这台机器了。

2.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

(1) 对方与自己不在同一网段内,而自己又未设置默认的路由,比如上例中A机中不设定默认的路由,运行Ping 192.168.0.1.4就会出现“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”。

(2)网线出了故障

这里要说明一下“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”和 “time out”的区别,如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具有到达目标的路由,而目标因为其他原因不可到达,这时候会出现“time out”,如果路由表中连到达目标的路由都没有,那就会出现“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”。

3.Bad IP address

这个信息表示您可能没有连接到DNS服务器,所以无法解析这个IP地址,也可能是IP地址不存在。

4.Source quench received

这个信息比较特殊,它出现的机率很少。它表示对方或中途的服务器繁忙无法回应。

5.Unknown host——不知名主机

这种出错信息的意思是,该远程主机的名字不能被域名服务器(DNS)转换成IP地址。故障原因可能是域名服务器有故障,或者其名字不正确,或者网络管理员的系统与远程主机之间的通信线路有故障。

6.No answer——无响应

这种故障说明本地系统有一条通向中心主机的路由,但却接收不到它发给该中心主机的任何信息。故障原因可能是下列之一:中心主机没有工作;本地或中心主机网络配置不正确;本地或中心的路由器没有工作;通信线路有故障;中心主机存在路由选择问题。

7.Ping 127.0.0.1

127.0.0.1是本地循环地址

如果本地址无法Ping通,则表明本地机TCP/IP协议不能正常工作。

8.no rout to host

网卡工作不正常。

9.transmit failed,error code

10043网卡驱动不正常。

10.unknown host name

DNS配置不正确。

0%